在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螺丝等过程当中,我们都得对螺丝进行检查,看我们所生产出来销售给我们客户的螺丝到底品质怎么样。能不能达到客户对螺丝的各方面标准。那么在这对螺丝进行检查当中,我们是怎么去检查出不合格的螺丝钉的呢!下面创固螺丝朱经理介绍一下。介绍一些我们在日常工作当中对不合格螺丝的检查以及过程当中有什么特性。
我们在检查螺钉时一般的工作是只包括不合格特性的螺钉和在估测ppm值时有不同规格的螺丝混合在一起的情况。
外来零件工混杂品的混入可以是由制造者生产链或者是其他零件的生产链,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其他特性方面不合格的零件是同系统或非系统的过程特性产生的。
非系统的过程特性,例如:
—螺丝线材有裂缝;
—螺钉螺丝线材上有焊点;
—挤压模上沾上碎屑;
—缺失特征的螺丝,例如缺少螺纹或滚花的螺丝;
—螺丝螺距错误:
—内扳拧部分镀覆金属过厚等。
系统的过程特性,例如测量和/或公差。
非系统不合格无法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来辨别,而系统不合格螺丝钉通常可以通过应用统计过程控制来限制。基于统计学原理,应用统计过程控制不能保证交货没有不合格紧固件产品。例如,假如某一单个特性的Cpk值为1.33,那么意味着这批紧固件中99.994%的产品都符合这一特定属性的规范。如果这一过程是对称公差的,那么从统计学来说,每百万件螺丝钉占可能有0~60件产品会超出公并极限。
A.4检查
A.4.1通则
为达到规定的ppm值,可以用以下检查方法。检查的目的是对产品选定的特性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A.4.2自动检查
自动检查可以检查单个或多个特性。经验表明,单个特性经过自动检查后,每百万件产品中仍有大约10个左右的不合格品,自动检查过程中,通常同时检查四到五个特性,因此,平均每百万件产品,预期平均有50个不合格品。
A.4.3人工检查
经过100%的人工检查后,每百万件产品中的不合格数可能是经过自动检查的不合格数据的10倍或更高。
A.4.4检查局限性
因为无法对某些特性进行100%的检查,所以对某一产品或交货批的这类特性的ppm值进行估测对制造者来说是不现实的。例如某些需要破坏试验进行检查的特性,如抗腐蚀性试验、抗拉强度试验,或者是测量摩擦系数的扭矩/拉伸关系试验等,这些特性的要求通过书面的控制计划,以适当的监控过程来保证。
如果规定的特性对其预定的用途特别重要,那么所有相关方都应采取谨慎的措施尽量保证零缺陷。
A.5建立质量标准的特性示例
表A.1列出了在规定的ppm值和(或)Cpk值下,制造者和用户达成协议时可能会包括的一些特性。
A.6估测Cpk值所受的局限
当一批五金螺丝中存在外来零件或混杂品时,由于这时特性不是按统计规律分布的,就不太可能估测Cpk值。这种情况下,只可能估测每百万件产品中的外来零件或混杂品的数值。
不管是在优质的五金螺丝生产厂家,都不敢说自我公司生产出来的螺丝没有一个不合格的。全部都是优质的。不敢说他们的螺丝在出货给客户时不需要去检查的。如果有哪个螺丝厂家敢这样说,那他是在忽悠客户的。我们螺丝厂家在检查螺丝过程当中,首先是对进过来的螺丝线材进行检验,线材合格才用来进行螺丝生产制造。在螺丝钉生产制造过程当中,比如说打螺丝成形当中,我们又需要检查。螺丝成形检查OK时,下一步又进后螺丝搓牙,在搓好牙时,我们又要进行检查。看搓不出来螺丝螺纹能不能过通止规等。后就是螺丝进行电镀。电镀好后,从电镀厂拿回来,我们又要进行检查。看电镀的色合不合客户要求,电镀的漂亮美观程度怎么样。最后,出货时我们又要进行螺丝的检查。看还有没有存在不合格的螺丝,有的话,把不合格的螺丝挑出来。最后才把合格的螺丝送给客户。让客户满意。